引导民营企业和商会会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工商联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今年4月,全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市工商联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的总体部署,凝聚广大非公企业力量,迅速部署,狠抓落实,强势推进村企结对跨市帮扶丽水消灭薄弱村工作。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工商联已发动非公企业与丽水市68个薄弱村达成结对意向,其中与13个村现场签订村企结对协议。
一、主动作为,全面部署发动
市工商联始终将“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扛在肩上,自觉担起跨市村企结对消薄工作责任。
一是第一时间出台工作方案。5月初,由市工商联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市农业经济局、市国资委及时制定出台了《嘉兴市乡村振兴“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并建立“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能、结对任务和推进计划,办公室设在市工商联,通过强化团结协作、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工商联也组织有关部门专门出台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
二是第一时间召开部署大会。全省消薄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连小敏就全市消薄工作作专门部署,要求各地组织、农办(农经)部门和工商联切实做到“四再四到位”。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赵树梅要求工商联广泛发动非公企业,切实抓好村企结对工作。5月11日全市“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在全省率先部署跨市村企结对工作。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两新工委书记讲话,市工商联主要领导作全面部署,市工商联主席、雅莹集团董事长张华明作动员发言,他号召与会企业积极争当村企结对消薄行动的响应者、生力军、排头兵,引起与会的70多家企业强烈反响。全市部署会议召开后,各县(市、区)工商联纷纷开展多方走访沟通,深入基层摸清实情,通过召开部署会、对接会、座谈会等形式抓工作落实。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市工商联将“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列入《2018年度全市工商联工作评价办法》,进行专项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市委对县(市、区)委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年度考核和有关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及时修订《2018年度嘉兴市内异地商会工作评价体系实施意见》,将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消薄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评价加分项,倒逼消薄工作落实。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市级新闻媒体和市、县工商联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及时报道我市“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广泛宣传专项行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二、聚焦聚力,市县全力开展对接工作
市、县两级工商联倒排时间,厘清思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投入跨市村企结对消薄工作。
一是明确任务分工。根据省里要求,我市须完成至少60个薄弱村的结对帮扶任务。市工商联在与市委组织部、市农业经济局等部门会商及征求县(市、区)工商联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山海协作结对要求,对嘉兴市本级、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进行了结对任务分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
二是统筹协调对接。在全省消薄现场推进会召开后三次赴丽水市对接消薄工作,掌握丽水消薄工作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推进嘉兴—丽水村企结对工作落实落细,5月31日至6月1日,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委书记叶伟达带队组织我市五芳斋集团、燃气集团、徽商贸易、龙润置业等10余家非公企业和部分市内异地商会,赴丽水市对接交流村企结对消灭薄弱村工作,与丽水市、龙泉市、青田县、庆元县、遂昌县、景宁县工商联座谈交流,协调有关工作,实地考察了7个薄弱村,与会企业现场与4个薄弱村签订村企结对协议。
三是加强点对点对接。截至5月底,南湖区组织13家非公企业赴遂昌县实地考察,与6个薄弱村签订村企结对协议,其中与应村乡东源村签订的大型冷库项目推进较快,不久将为结对村带来收益。秀洲区组织11家非公企业实地考察了龙泉市6个薄弱村。嘉善县组织13家非公企业赴庆元县对接村企结对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召开座谈会、签订结对协议等举措,为全力推进消薄工作打下基础。平湖市除今年3月开工建设全省首个山海协作“飞地抱团”精准消薄项目——平湖青田“飞地抱团”产业园外,已落实平湖城投集团等15个企业与青田15个薄弱村结对。海盐县已确定13家工商联副主席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景宁县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拟于6月初实地对接考察,举行意向签约。海宁市组织8家非公企业实地考察了景宁县15个薄弱村,为下一步精准落实结对帮扶项目做好充分准备。桐乡市组织10家非公企业赴龙泉市考察对接,与龙泉市9个薄弱村达成了初步结对意向。
三、互利共赢,村企精准结对
市、县两级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企业和薄弱村主体作用,创新村企结对方式。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工商联已发动非公企业与丽水市69个薄弱村达成结对意向,其中已经与13个村签订村企结对协议。
一是会长企业带头结。早在我市部署会前,嘉兴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张华明所在企业——浙江雅莹集团有限公司,已带头与龙泉市竹垟乡红坞村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帮扶协议,并明确承诺红坞村不脱贫结对不脱钩。雅莹集团专门成立工作组赴红坞村现场考察,为红坞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谋划项目。嘉兴市工商联副主席、海宁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潘建清所在企业——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已与青田县祯旺乡吴畲村确定结对关系,确定了红色旅游项目合作,项目总投资220万元,以实际行动为全市民营企业树旗帜、立标杆。全市部署会后,嘉兴市工商联副主席、南湖区工商联主席、中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其法在实地考察遂昌县王村口镇后塘村后,当场就提出由企业提供鱼苗鸡仔,利用遂昌自然禀赋发展养殖,并最终由企业包销,让嘉兴人、上海人吃到真正的遂昌溪鱼、土鸡,让村民、村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帮扶方案。并提出通过办创业学院培养人才,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时寻找企业盈利发展的空间。
二是群策群力共同结。有些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优势贫乏,但靠一个企业结对存在困难,多企业结对,派专人成立工作组,既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又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嘉兴市安徽商会由张保全会长所在企业——嘉兴徽商贸易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嘉兴市华兴交通设施工程公司、融通酒业、伯鸿教育、泰华纺织等企业共同结对青田县舒桥乡古竹村,针对该村集体经济资源相对较少的实际,计划发挥各企业优势,共同谋划帮扶项目。嘉兴市湖北、江西、重庆3个商会发动会员共同结对青田县舒桥乡根山村,以嘉兴乡货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和平台,计划通过发展农产品产销和光伏发电等举措帮助根山村脱贫。嘉兴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华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峰会同嘉兴市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嘉兴敦好农牧有限公司共同结对遂昌县湖山乡福罗淤村,提出要和村集体共同成立企业设想,把农产品销售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振兴的“第一炮”,并进一步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推动当地集体经济腾飞。此外,嘉兴市温州商会、嘉兴市山东商会、嘉兴市城市燃气协会等分别发动会员企业与青田县有关薄弱村结对。
三是产业相符对口结。嘉兴市绍兴商会会长、浙江龙润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利华在实地考察青田县方山乡垟塘村后,当场与村签订帮扶合作意向,他凭借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历和经验,提出结合青田华侨之乡特色,建设世界货币博物馆,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产业促进该村集体经济增收的设想。嘉兴市南湖斋食品有限公司已有21年向遂昌县采购优质粽叶的历史,经公司董事长孙雅囡实地考察对接,提出由遂昌县的几个村联合成立合作社,完成加工粽叶,企业集中采购的建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嘉兴市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龙在走访考察福罗淤村后,认为该村长远发展应该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并建议可以重点开发当地集中保留的土坯建筑群,同时做大水上旅游文章。
下一步,市工商联将持续深入推进“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为跨市消薄工作再添一把火,争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进一步深化跨市村企结对工作。继续发动更多企业参与村企结对工作,主动做好服务,同时指导和帮助已经结对的企业和薄弱村科学谋划项目并抓好落地实施,切实把结对质量放在第一位。
进一步深化专项行动工作交流。抓紧牵头召开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市农业经济局、市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通报交流有关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深化专项行动氛围营造。充分运用市级媒体和自媒体,加强对专项行动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优秀企业家的宣传报道,扩大专项行动的影响,同时做好村企结对的台账管理。(经济处)
|